
據 Metro 昨日(2 月 17 日)報道,全國共有 5 個 NHS 轄下的醫療機構指長期使用降噪耳機可能與青少年聽力問題個案數量增加有關。當中大部份病人聽力正常,但耳朵在處理聲音方面卻出現困難,其中一種情況是聽覺處理障礙(Auditory Processing Disorder,簡稱 APD),即大腦辨別聲音的能力受損。
APD 的症狀包括難以分辨聲音來源,以及很難理解速度快和在嘈雜環境中的對話內容。倫敦有一名被診斷出患有該症的 25 歲行政人員 Sophie 表示,她的聽力在大學開始出現變化 —— 即使她有多麼努力地聽,所有的詞彙聽起來仍像「胡言亂語」(”gibberish”)。儘管她可以辨別到噪音,但卻無法分辨噪音的來源。她能夠分辨人的聲音,但就是無法快速地理解。她的 NHS 聽力測試結果顯示正常,但其後被一名私家診所的聽力學家診斷出病情。她所諮詢的聽力學家認為,患上該疾病的原因可能與她每天使用降噪耳機長達 5 小時有關。
英國聽力學院(British Academy of Audiology)副院長 Claire Benton 表示,耳機的降噪技術可能會讓大腦忘記日常怎樣過濾背景噪音。降噪耳機可創造的一個虛擬環境,令人們只會聽到想聽的東西,而且並不需要努力去聆聽,而大腦中負責分析複雜聲音的聽覺技能只會在青少年晚期才真正完成發展。因此,如果人們在青少年晚期長時間佩戴降噪耳機,他們的語音和噪音處理能力會較弱。
專家目前並不清楚 APD 的普及程度,但估計影響 2% 至 7% 的學齡兒童,受影響的成年人數量就更不明確。NHS 現時對該病症的支援有限,目前只有一間醫療機構能夠為 16 歲及以上患者提供完整的 APD 治療,而該機構的新症輪候時間長達 9 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