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 BBC 今日( 9 月 29 日)報道,英國內政大臣 Shabana Mahmood 於工黨年會首次發言時宣布,計劃改革「永久居留」(indefinite leave to remain,簡稱 ILR)制度,要求移民必須證明對社會有貢獻,方可獲准長期留英。新建議規定,合法移民需具備高水平英語能力、保持清白犯罪紀錄、繳納國民保險(National Insurance)、不領取福利,以及參與社區義工服務,才可申請永久居留。她強調,有實質貢獻或擁有專業技能的移民,仍可提前獲批。
在現行制度下,移民居英滿五年即可申請永久居留。工黨擬將年期加倍至十年,並於五月展開諮詢,以配合削減移民的政策。牛津大學「移民觀察站」(Migration Observatory)估計,目前約有 450 萬人持有永久居留資格,其中約 43 萬為非歐盟公民。工黨表示,改革有助確保移民更好融入社會。
Mahmood 在演說中提到,英國「開放、寬容、慷慨」(”open, tolerant, generous”)的形象已受挑戰,有聲音正將愛國主義收窄為「種族民族主義」(ethno-nationalism)。她警告,若工黨未能回應工人階級對社會失效的憂慮,他們或會轉投改革黨(Reform UK)。她又強調,除了爭取下屆大選勝利,更重要是維繫國家團結,捍衛「大英國,而非小英格蘭的信念」(”our belief in a greater Britain, not a littler England”)。
工黨此舉同時正面迎戰民調領先的改革黨。改革黨主張取消永久居留,改為五年一簽,即使已持有資格的移民亦須定期續簽。工黨批評,此舉將迫使多年來貢獻英國的移民家庭被迫離開。首相施紀賢(Sir Keir Starmer)直斥改革黨政策「種族歧視」(”racist”)及「不道德」(”immoral”)。財相 Rachel Reeves 翌日亦重申,非法居英者應遣返,但對於已合法生活和工作的移民,情況「相當不同」(”quite a different thing”)。